“我在家里種了四五畝田,養了幾頭豬,平時來這里做兩三百個工,一年也有三四萬的收入。手里有錢了,生活也更有盼頭了?!闭f起在家門口務工的情況,馬頭橋鎮架沖村鴻福種養合作社工人劉海文雙眉跳動,喜悅之情躍然臉上。
8月29日,在鴻福種養專業合作社里,牛哞聲此起彼伏,而在附近的山頭上,社長肖體鐘與妻子正帶領著社員一邊采收玉米,一邊忙著將采收后留下的玉米秸稈收割打捆,分批運入牛場,供場內的黃牛食用。
圖為鴻福種養專業合作社。
架沖村山地面積廣,村民向來有在山地種植玉米的習慣。肖體鐘充分利用這一特點,因地制宜,通過將種植玉米與養殖黃牛相結合,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鄉村致富路。
鴻福種養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,合作社通過承包1000余畝的土地用于發展黃牛養殖產業。不管是從播種到收割,還是從粉碎草料到喂養黃牛,夫妻倆總是與社員一起,忙碌在生產的“第一線”。在農忙的高峰期,每天需雇請70余名村民來社里幫忙,這樣一來,不僅產業發展有了充足的人力支撐,同時還幫助架沖村的村民通過勤勞的雙手實現就近就業,并為當地村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。
該合作社通過玉米銷售、秸稈喂牛、牛糞肥地,實現了“一植兩用”與種養互促,實現了種養的高效利用。在合作社的精心喂養下,產出的黃牛肉質緊實、口感鮮美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,銷售市場遠至邵陽、長沙等多個地區。
圖為牛舍中的牛群。
“通過數年的循環種養,合作社穩步發展,去年年收入達260萬元,目前黃牛存欄數110余頭?!毙んw鐘介紹道,當前合作社正朝著規?;?、標準化、集約化方向發展,已成為馬頭橋鎮名副其實的產業“排頭兵”與致富“火車頭”。
來源:新寧新聞網
作者:李建鋼 黃渝液 通訊員 雷良軍
編輯:張宇昕
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nsionhousepublications.com/content/646743/90/13029108.html